|
看到虽然大机构没有了,但还是有帖子会说因为孩子从小在张集读书,又一直团课,虽然没什么用,但也是八大在读,一副顺理成章的样子。而有的贴子却依然是补课焦虑。其实是这样,大人以为补课可以买到道具帮助通关,其实真的是花钱开盲盒。
1、问过一个读重点民办初中的孩子,老师现在讲课怎么讲呀,知识点概念讲么。小朋友说,讲得,大概讲一刻钟,然后就是讲题。我很诧异,那概念知识点都不理解的话,讲题能听得懂?所以还需要课外再讲一遍吧,但概念不清楚,再讲一遍有什么用呢。
2、老师其实是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,应该是综合素质很高的才行,会做题的人并不一定就会讲题,更何况能有多少名校毕业甘愿一直当补课老师的。

所以,补课看似讲了听了,有多少用呢。只不过花钱花时间先做一遍,好提高点分数,但真的到了中高考呢。所以题目也越出越怪。
2、队友曾说过,以前的大机构,强的并不一定是老师,而是它的数据库和体系。我一直也觉得,学校甚至中高考,考的会有机构出的题呢。《小舍得》民办学校通过机构筛选生源,机构又因为升学率扩大了生意。
4、所以慢慢就形成了,老师的作用不再像以前让学生掌握知识点,学会思考方法。变得越来越职能化,又不能显得不作为,就布置一堆有的没的作业。甚至有的还算名校的高中老师,会和学生说,下课了就不要来找我。所以,学生家长么越来越依赖补课。
5、《上岸》这本书里,曾经机构的筛选出现坑班得坑班。但筛出来的,都是能力更强得吗。总体的结果是,大家多花了两倍的精力应对考试,但排名其实相比都不补比的话,未必有大的变化。现在商业社会不断刺激人的欲望,事事营造出要抢先,很容易造成人的身心问题,现在学生的身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。但就像喜欢玩盲盒的人,几千几万投进去的,往往是意识不到赔得多赚的少。
|
|